目前分類:雅石賞析 (22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台灣花蓮金瓜石.屬景觀類平遠平原景.景石色澤鮮綠中層層堆疊清雅黃藍色紋線. 錯落於石表.彷若以丹青蘸染潛伏幽微的光線.加上深綠色澤予人繽紛華貴卻感傷之感受。景石平原寬闊.前低緩向後升高.右後方突出一座山麓.平緩山坡中間有一條蜿蜒小河潺潺流出.形成一天然鴻溝.奔流急湍.左右衝出。全景蒼翠滿目.郁郁葱葱.碧綠的令人心醉.遠眺林木繁茂景色秀麗.草原一碧如油蒼茫茫籠罩這塊一望無垠的牧場.雲山旖旎風光.浮雲舒捲。於今抑鬱低吟山不復原山。

 

 清代笪重光在其(畫筌)中言道:「無層次而有層次者佳,有層次而無層次者拙。狀成平扁雖多丘壑不為工!看入深重,即少林巒而可玩。」文中言要畫之內容豐富層次多一些為佳.但若意境深山林不多也令人欣賞。設若丘壑多而平淡無味.境界不深.雖有層次乃「拙」。須觀似無繁複層次.卻能深入欣賞.餘味無窮者方才是層次佳。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石乃產自貴州綠泥.屬人物景石.一如命名.色淺綠.質凝膩滑潤.可想見已歷千萬年琢磨洗煉.方能成就今日模樣。石表密佈立體小點及綠色不規則色塊.聚合集散間建構出氣機生發之自然山林景緻.山光水色也映照出心靈幽微空間。而景石上方橢圓予人頭部之聯想.肩後凸出團塊則予人肩負背袋的感受.而週身大小色塊予人袈袍百衲之形象。此乃景石去除細節後.呈現和尚揹負著布袋之意象。

 

 布袋和尚乃五代時一高僧.法名契此.號長汀子.明州奉化.(浙江)人士。以神異顯稱.常背負一只布袋.人稱布袋和尚。人問法號.和尚偈:「我有一布袋,虛空無掛礙,打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又問:「和尚行李」偈曰:「一鉢千家飯,孤身萬里遊;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再問:「請開示,如何能見佛性?」偈曰:「只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縱橫妙用可憐生,一切不如心真實。」人之一生不自覺背負了欲望.煩惱.貪求.愛憎.分別心的布袋。就無形的放下意念說來容易.可古往今來捨得放下能有幾人。君不見.金山寺下兩艘船一是爭名一是爭利.名繮利索幾人看破。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石乃產自印尼之木化石.呈峰景.色褐黃.壁溫潤.自地拔起高入雲漢.峰巔崛嶮右方.峰沿左方垂直下削.陡峭如壁.猿猴難攀.右方嵬峨嶙峋.嵂崒難行.正面可見幾處內陷坍坳.過斷山墩懸空.更添幾分險峻氛圍。峰頂左下有一平臺.人臨風兀立置身其上.四顧蒼茫.下臨絕壑深不可測.而遙眺間遠近景物陳列眼下.山嶺奔伏勢如波濤.河川蜿蜒宛如玉帶.彷彿身在圖畫.曠然塵外的感受。循平臺右方窄險峰嶝下坡.再往右下彎行三四箇坡角起落.即達峰腳.而小徑縈紆.陡竣難行.雖交錯卻不紊亂.合而觀之.一氣呵成.神理湊合。整體予人結構統一中兼備強而有力的變化之美.

 景石境寫幽僻.與世無爭之大自然.別有一種鬆弛合度之風姿.一種如宗炳(畫山水序)所言:「聖人含道映物,賢者澄懷昧象。至於山水質有而趨靈….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樂, 不亦幾乎?」此即以目會心.應會感神.而入神超理得之境。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產自柬埔寨之雅石.屬人物坐姿景石.石質密度佳.上手比重沈重.輕撫石表觸感綿柔.景石色作翠綠.上方一色黒不規則團塊則意徵頭部.左右凸出則若羅漢朵頤.形姿作禪定狀.而景石色澤予人若禪人獨坐幽篁虔修之感受。.(Dhyana)之簡稱.屬於佛教修行之一種方法.在於安定已心.並進一歩啟發智慧.進入佛教三學.即戒...及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最後境界。換言之即是以外在的戒定.去啟發獲得內在的().即成佛的境界。繋心一境即稱為禪.而修禪者藉由結跏趺坐來調整身心.觀照自身心志。禪定之梵名又稱作.三昧.三摩地.與坐禪.打坐關連.其功用可達四境界..棄食色慾而心定.定而生歡喜心.鎮歡喜心而得精神之喜樂.忘卻精神之喜樂而至寂然湼槃境地.初祖達摩匿形嵩山少林面壁二祖慧可亦以坐禪繼承禪風三祖僧粲則是隱於空山警然靜坐四祖道信.為攝心無寐.傳倡「閉門坐」法五祖宏忍則辭世俗.遁塵囂.養性於山野林間。

 

 在(楞伽師資記)中亦記載了道信禪師言「坐禪」之功:「初學坐禪看心,獨坐一處,先端身正坐,寬衣解帶,放身縱體,自按摩七八翻,令心調自然,安心神,則窈窈冥冥,氣息清冷,徐徐斂心,神道凊利,心地明淨,理察分明,內外空淨,即心性寂滅,如其寂滅,則聖心顯矣。」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印尼雙色碧玉.屬島形景觀.動勢左始以橢圓曲線環上三分處島頂.順斜下平原. 復滑落地緣.輪廓如抖動線條予人詩意靈性的感受。暖色系紅黃色塊.在石表擴張.游移.聚合中將大自然形色在時空變化時刻定格.記錄這剎那永恆的一刻。霎間彷彿跌入時空走廊.漫遊岸邊小道.黃澄澄的落日餘輝灑落海天.對面野花正艶.滿山遍野一片紅通通的景象。信步間徐徐和風迎面.鹹鹹的空氣中夾帶一股魚腥味。海岸微濤浮白.不遠處可見漁帆點點.彷彿進入一箇無聲卻澎湃的畫境中。

 

 石象為一種立體圖象.一種人藉石傳達託附主觀意識的媒介.亦為自我之記憶及情緒.想像延伸出之意象。而物象所傳逓的乃人們生活中一些經驗及對亊物有限認知及無限聯想。而此物象唯有在特定文化背景時空中.方被賦予意義.否則原內涵即告流失.或得再行重組了。就石立意而言.並不然全以具象呈現.亦可以裝置.組合.抽象等方式表現.讓觀者思考。而這似曾相識之意象形體.乃是一箇人與人之間所共同擁有之記憶.情愫.想像形象.及共同語言。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合山市紅水河之彩陶石.屬意象類動物景石.色澤為黄.身形呈獅狀.而頭部凸出一隻獨角.面朝左上方倚角翹尾峙立。景石造形渾然厚重.頭部量感和身軀厚動之體積讓景石呈現比例對稱的諧調美感.腹部下方則以圓形內凹則將前後腳區隔開來.而下腹內凹環線優美抛物線.也讓景石更形生動。

 

 傳說遠古時期.有一隻頭如獅威武.身形若象粗壯之黃色獨角獸.名曰「年獸」的怪獸.此「年獸」力大無窮.一吼地動山搖.平時以捕食其他動物為生.但一到冬季.動物冬眠故食物缺乏.便下山覓食.初只捕掠畜牲.後來連人也喫了.百姓毎聞年獸來了.嚇的肝膽俱裂。所幸時日一久.人們發現年獸懼怕紅色.火光及聲響。故到了冬天年獸將出現時. 家家戶戶門貼紅色字句.四週堆火圈.躲在屋內通宵達旦不寐.敲打能發出巨響的噐物。一夜「年獸」欲入村捕食.見紅色及火光.嚇的轉身就逃.人們一見壯膽加勁敲打發出聲響追出。「年獸」從此不再來犯。次日天明村民出門互道恭喜. 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殺豬宰羊設宴歡慶。從此每到冬天的這天,千門萬戶都在門庭貼紅色的對聯.敲鑼鼓打.點燈燃炮.通宵守夜至次日天明.出門互賀恭喜.而此習俗也代代流傳下來.即今日的過年了。

 

             新的一年.弟謹在此祝朋友.龍年行大運.閤家平安喜樂!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雅石乃產自大漠戈壁的小玉石.質細嫩通體成半透明狀.外壳色泌金黃.若鍍上一層金黃烤漆之蜜蠟.未塗漆處晶瑩脂潤.明澤清雅如和闐白。景石近觀若黃白油彩交互糾纏.表現材質之力度。遠觀濃郁色調和豐富之層次造就一種虛擬空間的印象.一種光隂洗滌後遺留下的痕跡。景石形姿成扇形.兩片貝殼間凸出蚌肉.加上色澤予人肖似台灣黄金蜆之意象。
蜆乃是古老相傳的養肝補品於本草綱目中記載:「蜆,主治開胃、壓丹石藥毒、去暴熱、明目、利小便、解酒毒、治目黃」。而蜆湯被民間視為針貴之保肝良品.因操勞過度,及肝病抑或長期飲酒而言.蜆湯誠為一帖良好的食療補品。

 

 蜆生活於水底沙礫上.賴露出沙面之濾管濾食水中之綠藻及浮游生物以維生。而蜆不若他種水生動物遇汙染有遊避的能力.是故對水質之敏感度亦特別高.一旦水質遭受污染.立刻死亡。故其棲息河川須水質清澈且溪底得多沙少泥方能生存。就此蜆也成為水質.生態是否遭受污染的重要指標。在台灣河川多已不見其蹤跡的事實上.反應出水質.及生態已遭受到嚴重汙染的訊號。觀想我們上一代留給我們溪水可放心嬉耍及飲用的美好童年.而我們這一代將留給下一代的是一箇安全潔淨的童年.或一箇出門防毒面具.喝過濾水的童年。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新竹縣關西鎮產出之鐵丸石.呈褐色.石表受千萬年沙水淘洗.似塗上一層釉彩予人柔順滑暢的感受。形姿若屏面打折之彎體.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狀.而上方表面為一環方形構成.中心一點凸出.再由內向外重重延圈出數層扭轉曲線。而視線延著景石行走.即可感受曲面線條及石體正綿延旋轉.彷若縈迴天際.且無時不刻在變化中。

 景石漏斗形態如古代神話中自波濤中竄出.能騰雲駕霧的東海跤龍相似而被命名為龍捲風.亦稱為龍吸水或倒掛龍。而龍捲風則屬自然現象中破壞力最強者。風之所至.石飛沙走.其行疾速而盤旋如斗.每小時輒百八十公里.而外徑則達八十米.能旋行數十里.蹂躪肆虐大地.其代表的是一種毀滅。一種對大自然生態過度的破壞後.大自然反撲前夕的警告。石非僅是客觀物象之描述.乃以簡化之造形詮釋内省思惟轉化為意念投射 。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產自內蒙之戈壁掌中石.屬人物景石.石為白色玉髓質地.光潤透亮.若大自然之涅盤般通透無礙。石表紋痕及中心凹入處.幾許色泌未褪.存留褐色斑斑紋跡。整體若蓮.雲一朵.而佛莊嚴入定端坐其中.若假圖象開示不悟。   
  文人畫在於寄情託懷.可為藝術。而禪畫則意在直顯生命境地.須直扣參了生命之本質。文人畫作逸筆草草.噫寫胸襟中懷.託懷田園山林.自自然景觀立情.思濟于鐘鼎.乃生命之寄情。而禪畫則顯現生命境地.此又以祖師人物為焦點。禪畫一如禪用減法.方可澈見事物之真實.方可不讓繁雜困囿.此非外相之簡.乃繁華落盡而後之自在淡定。如寒山子詩:「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雅石乃產自印尼的綠碧玉.屬茅舍景.整體輪廓優美諧調.色澤在深綠底層中隱約可見紅..藍的色彩散逸其中.累積出一種微妙而細膩的視覺空間。讓觀者在定神凝視的瞬間.在綠意茵照下.似乎也被渲染上一層詩意的光暈.洋溢一股如音樂舒暢之韻律.並將心靈牽引至一個極度繽紛卻寧靜山林中.那靜掩柴扉門外.絕塵山居的天地間.這不也正是記憶深處的家園.方寸之間的夢土.那曾經走過看過千萬遍.對它應當熟悉卻印象模糊的「 舊家園」停筆不由輕吟來復蒲庵詩:「蒲菴叢竹下,日月不相關;入內聆幽澗,開門即看山。」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內蒙戈壁白玉髓.石長約9公分.屬小品景觀石.景石若巍峨壯觀皎潔瑰麗之冰封群峰.冰牆似乎穩穩環貼於岩壁.而從右至左.跌宕起伏錯落分佈.由前至後.層疊上升。主峰雄峙右方四分處.筆立千仭直指蒼穹.氣勢磅礡。起落間.朝揖呼應.連綿相屬.湖山聯袂.氣脈不斷.石雖小.其勢蜿蜒如龍。遠眺彷如一串串晶瑩珍珠懸於天地間.山麓丘陵.玄冰嶙嶙.積雪皚皚.嶙峋綿亙的山巒圓滑如鏡.晶瑩清新而泌人心脾.白雪在燦爛陽光照耀下.潔白剔透不近情理的動人心魄.只能浩嘆.而難以形容。予人一種渺無人煙.彷如仙境的寧靜感受.讓人頓生頂禮膜拜的衝動。亦可想見夕陽西下時分霓霞繚繞.流光溢彩幻化的景象。

 

景石畫面若瞬間將空間停頓.在這一瞬的空間展延中.讓冥思遨遊純白明淨天地間.滌胸懷.潔心臆.蘯塵垢之俗氛.清靈台.由內觀照.靜靜的傾聽來自心靈及天地萬物脈動的聲響。

 

                                    新的一年弟在此祝格友平安喜樂!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她靜謐坐在蓮華臺上.在光暈渲照下.周身煥逸霓彩燦然.上身微微前傾.默默底俯閱這滾滾 紅塵裡的云云衆生.歷經悲歡離合.生老病死底輪迴.眼底滿滿是關愛與不捨。
 石乃產自廣西賀州八步彩臘石.色澤斑瓓若五彩彰施.自然而妍麗.上覆頭巾盤坐.豐度隱然.形姿斂衽端莊。景石以象寫神而神韻幽玄.若「化境慈悲千種相. 人間影響一鏝泥」之觀音.其「習俗可能安淡素」之人間質性.是民間信仰普及之原因.也是巿井小民日日焚香膜拜禮敬之慈顏。而傳說中觀音菩薩的神通及慈悲襟 懷.讓信眾深信對其虔誠膜拜恩長在.可這也讓單純的心靈信仰沾雜了對現世現實的祈求。就此佛和信眾以心印心的雙向觀想過程.已然易化成現世世俗的功利目的 了。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大陸來賓水冲石.屬形象類人物景石.色澤褐黃.景石人物頭部向左.造成身軀向左傾斜.而雙手向右環圈及雙腳外張之動作讓身體保持平衡穩定。人物頭肩胸之動勢和雙手往右成另一動勢.兩股動勢交會過渡流暢自然.無絲毫阻滯。也將原民歡慶祭典手舞足蹈狂歡的身影描現.

 

藝術並不同等同於審美.就審美而言並無實用性.其非著意追求乃是生活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感受。而藝術則相反.其源自先民之巫術活動.此二者東西方皆然。而巫術乃藉由歌舞及圖騰摸擬.將生活技能匯合.藉由記憶整合後.再經由傳授.操作.以鍛鍊培養原民生活之技能。也組織及團結了人羣.並起到礭保其生存及延續生命傳承的作用。中國原始音樂.舞蹈及詩歌都源至巫術.時至今日少數民族巫師或族長會唸唸有詞述說部族歷史.藉此將生活技能之經驗及部族之文化流傳而保存下來。也如(盧卡契)所言.藝術是一種記憶.一種自我意識。若原始舞蹈中將狩獵模仿簡化.以現代用語言之.即典形化而賦於藝術之形式了。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菲律賓變質岩.屬景觀石.色澤墨綠.主峰在右.副峰隨侍在左.二座山峰顧盼偃仰峭然矗立.而雙峰交會處峽谷中一條瀑布由山巔懸流至四分處再分流兩處琤琮而下。雙峰岩壁縱橫排列的陰刻紋線.若畫家皴法.以特定的風格描繪審美客體之特徵.並表現審美主體之內心世界.似遠古時期冰河切劃形成.訴說時間和空間交會下形成錯落有致之歳月刻痕.散發神秘寂靜的氣息.而剝割出的隙縫中彷彿可感流動空氣從中湧中.詮釋演化之記憶及歷史。

 景石雙峰輪廓簡約.石表如乾裂秋風.予人久旱幽僻荒涼的感受.而石色墨綠蒼潤.則若瀑布水流浸潤呈現枯中濕腴的印象.有如雨後空林的感受.若惲壽平(山水圖)題詩「..烟樹重遮望裏迷,青山層叠路高低。依稀記得曾行處,不是苕溪是建溪。雨後空林生白烟,山中處處有流泉。」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馬達加斯加之瑪瑙 玉石.屬圖案石.景石畫面由內而外分成三色階.中心色塊為鮮紅色.而包裹內層為正黃色.最外層環狀圈覆則為紅褐色.此三色色彩鮮豔與由內放大之色塊圈紋. 讓畫面呈現強烈的聚焦效果.而中心人物優雅的體態展現出身體的美感.衣著符號更加強了視覺印象.呈現女性婉約的印象.而人物垂首孤立無助跌坐于畫面中央, 散逸一股孤寂的氣息。中層黃色失衡心形.若以線條及色彩描寫內心空間之對話。外層褐色則顯現厚重包裹內在和外在隔絕的狀態。

 景石畫面以溫暖豐富之色調及內 化元素簡化之符號加以呈現.傳譯現代女性因時代改變在現實生活中.為了適應急遽變動壓力下.內心與軀殻脫離的現象.一種內在和外在分割.身體和情緒分離所 產生矛盾.困惑.不安.孤寂及不平衡的現象。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台東南田圖案小石.景石輪廓尖圓.母岩畫面以白色石英紋線描現遠山.浮雲在後.鶴飛於前之圖象.呈現一片微遠迷茫荒閑寥寂的意象.似乎負載著無盡的深情及無限的深意.畫中天地萬物浸淫在一片靜謐氛圍中.傳現一種翛然自在.質樸平和之感受.一種漸至心靈清明虛寂.透徹了然而無所執逐.無所營.心自澹然之境地.若施肩吾之(山居樂)詩「鸞鶴每於松下見,笙歌常向坐中聞。手持十節龍頭杖,不指虛空即指雲。」之感懷.其快活來自如雲鶴不假外求之清虛恬淡.此亦如袁行霈先生所言「..淡化的態度,淡到極至,就是心空。」而此心與境會乃進入藝術之境地.也是不染塵情隱逸之人生態度的寫照。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柳州之大灣石.石呈秋意蕭索之褐色.山巒動勢由左向右以斜線躍上山巔.再悠然順放山腳地緣迤展右方平原.山形輪廓彷彿米家山水般.不用多意.輕描一峯.形象宛然.予人有意為之.亦不復此之感受.而山形之起結最為緊要.起如奔馬.須勒的住.且須有住而不住之勢.亦須收的盡.還須有盡而不盡之意。

 遠眺山巒.自然靈氣恍惚而至.不思自來.呈現縹渺敻澹.清空簡遠之意象.而此分明詩境但無聲之寧靜氛圍.霎那觸動更深沈之自我意識.興發人生倏忽之感懷.在四季遞嬗過程中.由生機勃勃之繁盛過渡至淍敝衰敗之景象.不免挑起感性情思之迸發.感嘆如吳儼(方山四景):「粤王遺隴名猶在,古木疏疏已半枯」時光飛逝.人生無常之喟嘆!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柳州石膽.屬變形對石人物.石呈褐色.主石在左.頭部渾圓.着圓領寬衣.長袖舒後.大肚圓凸讓腹部皺褶出一圏衣紋.厚重具層次感之袍服由兩肩平衡下放.而腹部圈紋讓衣著呈雙層層次.衣擺向後開展.呈現風動的感受.人物形姿生動自然。副石人物圓領通肩.彎腰右立面對主石.雙手攏袖身後.似正垂首對語。景石人物形姿俱頭部飽滿圓潤.身軀豐圓.衣著層次分明.主副石形態雖各異.卻呼應諧調自然.予人若禪者問道.禪師玄談論道開釋之意象。

 

 南泉普願云趙川從諗)異日問南泉:「如何是道?」南泉曰:「平常心是道。」師曰:「還可趣向否?」南泉曰:「擬向即乖!」師曰:「不擬向時如何知是道?」南泉曰「道不屬知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是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豁然虛豁,豈可強是非耶?(景德傳燈錄卷十)

 

 南泉普願乃馬祖嗣法弟子.闡釋其所言之「平常心」深得其意.其以為平常心不可分為向上一路或下一路了.不異空..也無凡聖及是非.善惡之別。而道不屬推理分析之暸然否.邏輯判斷之知乃妄覺.非超然之存在.也非愚騃之不知.乃不以智知。不知為無記.故體道如愚.而非真愚。悟道則如太虛一般廓然虛豁.無障礙.不明白及無不包涵.心不染即「平常心合道」。此如臨濟禪師所言:「道流,佛法無用功處,衹是平常無事,屙屎送尿,著衣喫飯,困來即臥。」(臨濟語錄)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印尼紅碧玉.屬六四比例之孤山景.山形動勢由左向右.而山脊輪廓動線以東方書法略帶圓形弧線.舒柔優美緩降至地緣.山巔下方有一曲折小徑迴繞幽深巖洞前方.山泉自巖洞靈秀流瀉那久經歲月衝涮內陷而隱約掩現的水路中.觀者通過涓流不息之視覺移動.產生生命浮動之聯想。

景石色澤鮮紅.予人秋的感受.(文心雕龍。物色)篇中云「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山沓水匝,樹雜雲合,目既往還,心亦吐納」如文中言.物色之顯現將空間予以具體化.而物色之變化則讓時間變的可感.產生了空間及時間更換變遷之意識.予人歲歲秋相似.年年朱顏改.年華逐漸老去.常與變的感傷。景石表現若一幅無聲的圖畫.一幅大自然歲月流轉之下花開花落之過程。也呈現一種空靈質素的靜謐.在溪水流動.枝葉搖擺下.那突出聲響對比的背後.默然無聲的亙古靜寂。若王維(辛夷塢)詩「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芙蓉發紅萼.本是生機盎然之自然景象.但在王維觀來卻是「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花自綻放.自凋零.無須人之讚賞.也無須人之惋憐.其來自自然.復回歸自然。無所追求.哀樂.且無物我及時空之分別.此種空靈境地.可謂之禪境。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石乃產自戈壁大漠雙色玉髓.屬人物景石.人物頭部為紅.似乎載上一層面具.而身軀的通透白色則在頭部紅色面具咉照下微泛彩暉.人體形姿藉由線性輪廓予人右足單腳佇立.左足曲膝高擡.右手曲肘在前.而左手長袖甩摔後方.表現正在行動中.傳現自然不呆板的豐沛生命力及情感張力。而手足舞蹈的動作彷彿西藏藏傳佛教稱為「跳布禮」漢人稱為「金剛舞」或「跳神」的宗教儀式。景石人物身段緩慢柔和.卻力道十足.優美舞蹈韻律的抽象動作中.其一舉手一投足傳達敬神及驅邪的感化目的.並藉此喚起觀者內在本已具足的佛性心識.體悟佛法
相傳此舞溯源自西藏末代國王.(朗達瑪)其意圖破壞法教.而遭臉塗黒.著黒袍之(拉龍巴吉多傑)尊者所暗殺.功成後逃至河邊.洗淨全身.再將黒色法袍反穿.著白色襯衣.一路舞回西康。而金剛舞雖是以外相現佛.但其實相意涵.乃是透過對佛法的啟悟.洞知生法喜.死亦法喜。此即金剛舞驅邪弘法渡化衆生之功。而金剛舞亦屬藏傳宗教藝術其中之一環。也是一種借用舞蹈的表演方式呈現佛法之法舞.以之潛移默化世人.也藉此拉近人神間的距離.傳布佛法諸惡莫作.諸善奉行之教義。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