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雅石賞析 (22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照片547 076照片547 098照片547 089照片547 097照片547 104  

 棕樹化玉.石長20公分.屬景觀類洞門景石.形成橢圓斜長方.內中空.質堅實細膩.通體於燈下呈透明狀.外層色澤古樸.遠觀為黯紅.近觀黃色摻滲其中.洞內地道由低往高處竄升.洞沿四周累累細膩潤滑紅黃綠圓珠.互相模擬般跳躍怒放.起伏似盡未盡滾逐相應.和諧輪轉跌宕著。洞內景觀迵異洞外.誠然自然造化無窮神跡.予人走入彩色溶洞或莆萄迷宮中.感受色彩旋律不停流動.樂章音符時刻跳躍著.那是大自然劇院一場精采演出。

 這大地蘊藏美麗的景致.無法測量是皺褶歲月洗出底靈動.還是風在這幽谷裏熾熱圓心的穿鑿下.觸發底怒放。

 一點光穿越洞門,偶然自微溫的過往亮起.卻失影在色彩速度追逐下.在這濃的不透明的陽光山道中.踽踽前行.行向那已逝過往,行向那若明若暗未來的道路。

文章標籤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瑞芳臘石.石長19公分.屬景觀類湖山景石.質溫潤.色黃.而石表隱約黒紋隨興淡抹內層.予人暗沈之感受。景成三峰.動勢由左方地緣.平緩舒遠線條弧升三分處主峰.徐隨山稜起落至次峯.再一個起伏至七分處副峰.方跌降至右方坡沿.微收.下降於地平線。景石輪廓線條優美穩定.三峰間環一深不可測幽潭.且大小洞窟散佈.潭窟中橄欖岩粘壁.予人礦晶或冰封之印象.而靜止的山因橄欖岩晶體光的折射.及洞窟隂影虛實相應及正負空間重疊作用下.產生光線的運動.讓山頓時鮮活生動起來。


 山以形象及色彩畫出鏈接原鄉底聲響.若疏送帶般溯原邈遠記憶於眼前.在雅緻莊嚴流光餘韻裡.彷彿聽見山嶽呼喚.呼喚異鄉遊子歸來.而稜上徘徊躑躅底雲.輕篾嗤笑:說什麼在那邊.那邊的那邊.故鄉不過是箇傳說!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三江石.屬景觀類島.山形石.長約31公分.置沙盤展演.質凝脂溫潤.撫之平滑細膩如嬰兒肌.敷色研麗.紫紅黃藍綠.斑斕重彩濃淡交錯.如絲綢般接近蟬翼的顏色明亮閃耀。凹陷褶皺.孔洞.圈紋.滿布石表.似緩緩在節律中.粼粼連綿浮動著.彳亍間.色彩傳遞出一種韻逸聲響.那是真和美感交會的吉光片羽.塵世積累嘈雜被滌去.仿佛找回了童年的單純.而自然蘊育的動與靜的天籟聲息.深刻沁入觀者心田.也讓其融入和諧自然中。


 島山輪廓線條恣意流暢.動勢由右下遭侵蝕微凹山腳攀上三分處主峰.複緩下至左方平原頂端.自四分處山脊下方.斜坡起落崎嶇起伏.形成潭湖處處景象.而湖溪由上往下曲折分支細流源源流瀉光影流動中湖光山色盡入眼底.攀升如梯.層層的水線裏.山印入湖.山中水重重.水中山迭迭.俯視這山巒環潭.紅輝燦耀天宇的景致.不知是殷殷的楓林萬戟林立.緋紅山櫻瑧首褻衣厎羞赧.抑或是春聲嘶力竭底吶喊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長江石.屬人物畫面石.石呈扁平水滴狀. 9.5公分.石保留原石膚色未作任何塗抹。石表大塊面檀紅.予人色彩正從畫面暈渲膨散開來的感受.而在暗紅的背景下.以極簡的線條塗繪出潔白豐滿的裸女人體造形.慵懶撩人躺卧在畫面上方.上半身短小.而腿部似從哈哈鏡下觀視.呈現不成比例的放大.表現中國變形人物含蓄.氣韻優雅的印象.而此種饒富東方抽象趣味的圖像.似也蘊含西方野獸派之抒情及表現主義之遒勁張力及超現實主義之自動質性。


 


 畫面人體量塊mass視覺感受極為強烈.造成一種肉質感的視覺效果。而畫面下方游移拖行塊面.如雲履穿流大野迤邐而過.氣息深邃幽謐.空曠遼遠.整體予人人體風景的意象.也顯現宇宙中一渺小孤獨的存在.似乎悄悄訴說.這漂泊異鄉的孤獨身軀.靜靜的橫臥在失根的天地間。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珊瑚化玉.屬景觀類洞山景石.色橘黃加上溫潤凝膩質地.讓景石似煥溢金色光芒.山體呈憜圓形.石表佈滿溝壑交錯褶皺刻痕.加上左方山腰有一向右縱深貫通全山洞隧.全石呈現皺透漏之印象。洞中曲徑通幽.道路蜿蜒向後山出口.而右方盤旋坑洞幾段彎曲石壁.被從中劈鑿出開口.由入口始共三竅孔.時而窄.時而長.光源未到處.似可聞山壁泉水叮咚落響.更添幽闃陰森感受.隨著光線的強弱.光自洞沿泄洩而入.或深或淺.洞門在光影折射遊移效果下.釀出濃淡.虛實.明暗.流動.虛無而神秘的意象。


 小火車循著舊日軌跡.合著咔漋咔漋節奏前進.走過金光喧嘩山脊.通過黒暗和光明.往返於兩條平行線.尋覓那長久流失交會底記憶。路旁芒草.因汝匆匆再過而大息.循環唱帶.吟唱懊悔戀歌.得到變調無聲.方肯止息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金田黃凍石.8公分.質晶瑩溫潤.通體呈半透明狀.因硬度及色澤近于田黃.易下刀.色討喜.在真田黃不易取得的今日.被視為印材中新崛起的佼佼者。屬物象類景石.造形酷似同翠玉白菜及毛公鼎並稱臺北故宮鎮館三寶中之肉形石.石分三色.上層肉皮部份為正黃色.表面凹突斑點狀毛孔星布.宛然真實毛細孔再現.皮下條狀脂肪層.若白玉凝脂般潔白而細膩.下方瘦肉層.質地鮮嫩且色澤橘紅.整體皮膘肉層次分明.黃顫顫紅巍巍的肥瘦相間.予人想像行走間搖晃拽甩的感受.整體溫潤油亮.極富膠質感.活脫令人垂涎三尺五花肉塊。


 此方金田黃石.怎恁看俱是塊連皮帶肉.肥瘦相間的東坡肉.看著看著似聞到紅燒肉的香味撲鼻而來.令人不禁食指大動。此中尤以東坡居士最了此中味.其云:「黃州好豬肉,價值等糞土,富貴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漫著火少著水,火候定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文中可見居士細膩品味及真性情。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雙色瑪瑙.屬抽象類景石.呈菱形.屹立蛀洞紫檀台座上.表現一種幾何形式.具旋轉扭曲感的線性與面性結構.強調面性和線性的變化.強化形式張力的視覺效果.整體若現代景觀雕塑.滿溢生命力的紀念碑造形.表現一種內在與外在空間轉換過程.充滿感性與知性美感。


 石為黃白兩色.畫面填滿令人暈眩的肌理紋線.似甫自石表冒出.如行雲.如絲一般.煙一般底自如舒卷.似流水正推動波紋.讓時光搖晃蕩漾.若春雲初發湧溢.無聲移動.搖得一地光影斑駁.此具米羅感性抒情的符號.形式線條及色彩.組構成嚴謹畫面。而玉的光滑面.與凹凸立體的浮雕感.強化對照.如黃色秋雲層層折入光底霧扇裏.陽光怯然伸指拈撥下.有種沐浴在光中的感受.這琉璃清脆陽光.驅趕白雲底旋渦.引我迢迢上溯.隨其不停轉動著。那是一種意識狀態.來自生活環境中對大自然靜觀自得的表現.是介於具象和抽象的形式.摻和感性語彙.透露內心情感。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大陸廣西結構石.石長37公分.早年入台.同宜蘭及埔里鐵丸石類似.此中尤以廣西石尺寸最大。屬物象類景石.石若滿飾透空孔格花紋的窗櫺.窗格褐色.內中空邊緣為土黃。窗格如蜂巢縱橫排列.疏疏密密間隨視線移動而不斷變換著.鍛造出一種特殊意象。那是記憶經緯線上不願回顧底夭折年輪.是已變了形的爻卦。光穿越了格格格目.在光影交融下.映照出疊疊長長.曲曲折折靜謐幽光.在朦朧罅隙幻影裏.彷彿聽見時光被囚錮封印下的獨白。


 向堆疊窗格望出.撕裂記憶向前奔馳蔓延.穿越山林藩籬.屏息之間.影像由模糊逐漸清淅.孤佇牆外.踮著腳尖朝窗內張眺.窺尋伊身影.咳箇 三兩 聲.聆聽回應..卻始終走不進去。再回首相見.已是異鄉人,臉上嵌掛著面具.不敢餡露血管內血液正翻騰不已。


 窗是連接著兩個不同世界底門扉.窗內窗外也許只一步距離.角度不同產生意境的差異.窗外的人想進來.窗內的人想出去.想來自古皆然.張潮的《幽夢影》不也言道:「窗內人於窗紙上作字,吾於窗外觀之,極佳。」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來賓紋石.屬圖案類人物景石.石勢為斜邊扁平狀.呈不平衡的穩重感.底色褐.人物衣飾為黒.歲月導致皮殻包漿勻潤古雅.石表細微不規則紋線.溢散不完美殘缺感.整體予人歲月滄桑粗糙生拙.古意盎然感受。畫面人物呈側身揖拜.頸部.手臂及腰椎.適度的拉長下.衣袖垂擺.衣襟隨姿態自然流瀉.身形流暢俐落.呈現飄逸生動意象.整體比例協調.生動描繪出孔子問禮老子的瞬間狀態.而富有速度感的線條為畫面帶出律動感。景石週邊深面滿佈優雅彎曲紋痕.疏疏密密.一環接一環.張弛有度地伸展著.這合聲澎湃浮沉.起承轉合中似乎表現了對純淨及超脫的渴望。
 
儒家創始人孔子數度向道家創始人老子問禮.這是中國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一頁。擱置分歧.毋庸置疑孔子問禮.此事乃中國思想史上空前絕後的大盛事.兩人的會晤.已為中國思想史及世界思想史留下兩大思想碰撞擊發的光輝。學界就問禮看法及孔子與老子的關係.主流看法乃老子學説和孔子學説基本上是對立的.此種對立根據.在王弼注本《道德經》及河上公所注《道德經》.存在孔子和老子學説上的不一致及完全矛盾的地方。若《道德經》上:“絕聖棄智,絕仁棄義”.即説明儒家思想的根本“聖”與“仁義”的觀念.這都是老子所反對要棄絕及否定的.這也是原通行本中最重要的詞句。故有觀點認為.問禮應是兩大思想之交鋒或對等交流。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樹化玉.屬景觀類柱峰景石.此木因切面紋痕似爆炸.或太陽光源四射.故被賞奇木者所珍.命名為太陽木。質溫潤凝膩.石表一顆顆珍珠折光閃耀.光華四射.色沁滲入肌裡.有黒白黃藍褐.依著色調緩速輕重流動在山中在天外.散溢濃郁油彩味道。柱峰直立迷茫九霄間.如自微隙一線天藍遽失遽滅下緩緩蠕動著.光源下似甫從春草焦萎枯槁裏甦醒。而景石在柔軟曲線及崩裂成斷面平台山景的勾勒下顯現出精神輪廓。


 騰騰行雲掠過沉黒肅立指天柱峯.彷彿陣陣聽不見底隡隡音響自遠古傳來.它似從未停頓輪轉底輾過這方土地。至今樹化玉底部仍殘留太初爆炸時刻.火球崩裂四散迸射的惨烈景象。如今奇峰依舊矗立.生機仍浮動著.而山濤起伏.海嶽浪滾循環依舊.殘雪還留山巔.石縫裂痕已青苔沿壁.結痂已久.可遺留傷痕依然清淅可見。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沙烏地阿拉伯鐵丸石.長約12.5公分.屬動物類景石.質堅硬如真鐵.互碰鏘鈧有聲.亦曾被煉化成鐵。色深褐. 大頭.寬額.鼻嘴大而短.頸部肌肉強健,顯現強而有力下顎.全身骨架深大.背微斜..形成伏趴狀.身朝左.尾巴下垂.仰首右眺.整體形姿似西藏獒犬.予人雖放鬆.卻不忘警戒的感受。回首凝眸處.有股落寞及失落感傷.原鄉那一望無際底地平線.如今將永遠失落在山的那一方。


 傳說西藏獒犬來自一千萬年之前居於喜馬拉雅山上的大型古犬.乃青藏高原猛獸.直至六千年前方被人類所馴服.用以保護當地居民。而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載了西藏獒犬的特徵,體大若驢.奔速不遜於虎.其吼如獅.爆發力道強猛.鬥性堅強且能耐饑寒。獒犬對主人忠誠度十足.其與身具來之警戒心.及順從勇敢又兇猛之性格.能與成群野狼對峙而保護主人家羊群.故有一獒抵三狼的傳言.夙有藏民保護神之稱。它被藏民視為是上天賜予的神犬.天狗.也是活佛的坐騎。在高原它奔馳無際曠野.到了都市卻只能呆在幾尺鐵籠內.身價日漲致身陷囹圄.想來定非所願。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樹化玉.碧玉質地.質溫潤細膩.色澤為老舊褐色.局部受沁呈黄.似描繪秋日夕輝渲染景緻.屬景觀類湖山景石.石置青磁水盤展演。石表前方渾然天成鐫刻橫平豎直隂紋凹痕.迂回穿插複現.紋痕區劃成寬窄不同.構圖對稱的塊面.不僅分割空間.也延展放大了視覺空間。而這層層剝落斑駁印記.似歷千萬年風雨斧鑿下硬搿劃出那滿溢塵霜底容顏。


 山體粗獷雄渾.主峰靜靜峙立右方.連延左方山峰至前方山嶺.嶺上平坦山徑蜿蜒盤繞.而後方山璧及前方山徑環繞中央處.有一廣褒壑深不見底的天坑.俯瞰這絕險秘境.不禁令人心膽澟澟。靜觀這萬物枯寂的景像.起落廓大寂靜及蕭索.它顯現一種悠遠和寧靜景象.表現一種靜極內含動極的生命躍動。這歲月無聲幽雅沉靜之美.予人一種孤獨感懷.令人不自禁聳耳傾聽時光餘韻.在山脊稜線上囁嚅顫動聲息。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水果類景石.瑪瑙凍玉質地.觸感溫潤凝膩.通體呈半透明狀.色澤由黃至橘紅不一.皆膜裹原皮濃郁包漿.石肌滿布點蛀痕及指甲紋.散發一股清醇古拙.質樸自然的美感。景石圓形兼上方俱有一凹陷蒂臍.予人柿之意象。六柿排列方式以中間最大.依次往兩旁延伸。有方有圓有長有扁.形像雖各自不同.簡單排列成之畫面似信手撚來.卻無參差雜亂之感.一派天機運行.一片天籟。


 柿洋溢各自姿采.生氣及生機.雖屬靜物.其動感卻呼之即出.顯現各自不可替代的價值。柿之組合異中有同.靜中有動.故而同異相和.動靜一如。而柿無枝無葉.亦無時間及空間.且無任何承托.畫面除柿外一無所有.故個體無所傍依.其存在乃屬個體。就禪宗言是不容許有個體的存在.而通過柿子隨緣不變.虛無之形像.看似什麼也沒有.直逼逸之極限.方得見純粹質樸生命返照。六柿雖然平淡簡單.但卻是超越時空.穿越有限而不毀。


 後記.甚喜牧谿之六柿圖.多年前擬組.卻礙于素材難覓.經多年搜集.勉力一組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英德臘石.屬人物景石.石約拳大.質潤堅實.色泛褐黒.身滿佈金黃紋線.如沐光中。形若一行者屈膝蹲坐枯木上.頭部似驀然驚起而倏往左上仰望.肩往上撐.顯現健碩臂膀及胸部.右手環胸.左手不自覺穿過右肩輕撫臉頰.臉上浮現一種恍惚狂喜表情。老者面貌古野.臉龎滿是歲月風霜留痕皺紋.粗粗大鼻.稀薄雙眉.一對深陷眼窩上.張的大大的眼珠子.放射神秘光茫.眼睛蕩漾深邃笑意.一副耐人意味的模樣。


 凝視行者頭顱下蒼桑的面容.敢情是因豁然.而綻溢一股真誠仁慈的微笑.彷彿這一刻已被時間固定.形塑出悠遠高雅的姿態。也將看似散漫形體瞬間轉化成一具體積感的個體結構。那是紛亂現實世界生活中片斷潛意識底折射.歷萬轉千迴後退入恬靜自適內心...靜的精神狀態.內藴無窮無盡之境界。靜觀中感覺行者如此坐定彷彿已千年。胸中似有千言欲吐.卻無有任何辭彙可釋.唯有靜黙合什.虔誠以對。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大化石.屬人物圖案景石.凝膩滑潤.色如末霞令觀者目眩於一片似血蕭瑟.全石呈斜邊不對稱五角形.整體結構重心穩固.定若磐石.石表平面冒曲線柔軟仕女圖像.髪雙卷若靈蛇髻.著寬裳.衣履輕盈.淩波飛歩馳騁浮波洶湧河上.婀娜身姿顯現柔和恬靜美感.人物足跓左後.雙袖右揚迎面而來.整體動態諧調圓融.似拒似迎舒卷自如.一股律動從中源源而出。在波浪濺起水珠蕩漾.浮雕輪廓線條律動間.勾勒出精神.意象逸走八方。


洛神.乃中國神話裏伏羲氏(宓羲)女兒. 因溺亡于洛水.故天帝封為洛河女神。爾後.洛河兩岸即流傳許多洛神美麗傳說。而讓洛神傳說達到鼎盛當屬曹植之《感甄賦》即《洛神賦》甄氏字嫦娥.稱甄洛或甄宓.被譽為當世三大美人之一.曹丕妻.因詩多幽怨後遭曹丕賜死。而曹植《洛神賦》文:「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淥波。」以絢麗的文辭.比喻方式描繪.歷代均予極高評價.連晉書法名家王氏父子俱各寫數十本.畫家顧愷之亦繪其畫像。宋元.作家譜寫戲劇搬上舞臺.歷代文人墨客亦以此題材作詩詞歌賦傳世。也因《洛神賦》偉大成就.造就了洛神不朽傳說。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戈壁玉石.屬景觀類礁岩景石.石無調墊.置文革時期宜興青磁盤上.注水展演。當可言是標凖水盤石。石表髹塗下深而上漸淡.紅色彩釉。釉彩在石上以微微節律緩緩流動.色調起伏似秋風蔌蔌.秋陽餘溫殘留天地時刻.細繪生命繁華與落寞.美的有些許哀愁沈溺。石表浮凸東一枚西一叢.鱗次櫛比.縱橫嶙峋.醜怪突兀肌理.蝕刻難以復現複雜地貌。醜石乃歷千萬年釀造而成.它訴說在無盡歲月刮鑿消蝕下.殘存骨骸畢露.示現滄桑年輪。


 海洋鼾聲如故.礁岩依舊佇立海天間.在水線弦紋波動下.肩向左方傾斜.載沉載浮於恬雅深秋黃昏裏.天際顯的嫣紅濃膩.馳騁彩雲慢捲掠過天穹.水中倒影穿梭.波鱗虹霞相約在水天一線之際。而潮汐如恆.充沛不竭生機.仰首靜看這永恆.光影交融中捕捉了剎那的感動.恍惚中似聽到波浪回聲.撩撥我覆塵動蘯底心。賞石應是在萬物萬象審美觀照中.從以心觀景.進而以心照心.而入以心造境。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人物類組合景石.人物為來賓水冲石.葫蘆乃薑石。人物色澤褐黒.鬢髮蓬亂.身著官服.雙手攏胸.衣紋向後飄逸.放身側仰一黃色葫蘆上.身姿頸盼疏密間.以豐富層次表現豪邁.卻不失緊勁.既斂而放.含蓄而剛勁.整體輪廓線條簡潔俐落,意態生動有緻。


 鍾馗形象來自上古大儺臉譜面具之形像演變得來.。據(左傳.定公四年)記載殷商遺民七族中.有一終葵氏.而終葵乃椎之分解音.此終葵氏即使用椎來驅鬼的氏族。後代即以其辟邪之意。後歷演變為(鍾葵)終演化成(鍾馗)。鍾馗乃中國道教神祗.傳因貌醜被皇帝黜去狀元資格.怒而撞階亡。玉帝感其識見封為「驅邪斬崇將軍」。又稱「驅魔真君」與「關帝聖君」「真武帝君」合稱三伏魔帝君.乃降妖伏魔之神祗。歷代除夕掛鍾馗畫像以驅邪習俗.始於唐.盛於宋.及至清代。余鍾馗寓意勸誡諷世之意.昔廉能創奇跡。對照今貪濫之官場脫軌現狀.不禁浩嘆!何能期挽敗勢。


 明初紫芝山人題顏輝(元夜出遊圖):「鬼神無形,視之不見,何其有形之?若是邪,豈畫者揚其巧,擅其妙,窮其怪狀而實無有邪?終南進士死有靈爽尚為天下翦除妖孽,彼明為人者視此圖寧不惕然警省哉!然則良工用心之苦,蓋有諷於世道深矣。」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三江臘石.屬景觀類湖山景石.質堅實微透.色黃中綴白點。石以90年宜興水盤舖白沙展演。山脊稜線由右躥起.緩向左移.復下落山谷.高峭山形岩璧中段向左下方砌延伸展一四週環成凹陷谷壑天池.池中央凸出一尖圓洲渚.如世外仙境。靜景石似有股寧靜的力量.令觀者在觀賞過程中讓心沈澱下來.得以稍歇塵息而入安寧悠閑空間。


 它反映一種演化記憶和歷史.那久違卻又熟悉的景緻.喚起記憶深處裏.舊時山居影像.那湖山景像似兒時赤腳捉蝦鰍處.猶記舊居斑黃竹籬.破敗洞腐苔痕柴扉.黒色柏油紙簷下長滿一粒粒艷紅果實的石榴樹。屋後山坡荒草在風中吟哦.柴門伊索乍響.玻璃窗也箇箇合奏.今成絕響矣。近年行經林蔭時.常不自覺往嶙峋山徑的山林深處踱去.邊行邊貪婪呼吸著.彷彿須扒開肺腑.用力吸盡山林氣息.方能鼓動那行將枯槁的肺囊.也才能平復盤根纏繞胸臆多年.那早已思念成疾的鄉愁。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棕櫚樹化玉.屬物象類景石.呈骷髏頭髗狀.石表色澤土黃泛白紋.左腦後方一小片天然開窗處.似黃色透明玻璃破裂泛出層層漣漪圈紋.顯現內裡質地已矽化成玉.且屬玻璃地.透光而視.正黄中泛紅輝.若燈映燦然令人心蕩神移。石膚千針萬針刺刻鑄痕似骨骸遭歲月無情侵蝕刻痕。而骸骨經常被視為死亡的像徵.它也被擬化為鬼或是死神之形像。它昭告生命無常.生老病死.為人一生無法逃避之必然過程。


 頭髗頂部低平.左右腦並不平均.前額平仰後傾.眉嵴微突且左右相連.頰骨枕突隆起.餘部後縮.兩耳門部份為頭髗最寬處.上頜齒槽前傾。暗夜微光下骷髏似馬雅文明.魯巴達祭壇所發現水晶骰髏.雙眼似放射冷酷幽光.凝視著觀者.其視線彷彿直射入內心深處.令人有股不寒而慄毛髮豎立的感受。而人類頭髗最著名者當屬一九二九年.斐文在北京.西山.周口店所發現的五十萬年前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可惜後來卻不知遺落何方。直到如今.坊間諸多臆測及傳說仍不絕於途。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薑母石.屬形像類人物景石.色呈月牙白.人物以疊累圓形建構成.連環曲線韻律循環流動.交錯出優美聲響。人物身姿形似漢代壁畫及女俑像.可頭部覆額平整齊髮及後腦耳頸貼齊短髪.卻是典型民初女學生裝扮。上身阿娜.細腰.體態宛然流暢.傳現一種內斂氣韻.那是一種詩意的傳遞.也是一種靈秀的美麗。少女左手拎住葫蘆瓶口.右手護持瓶底.似正傾倒瓶中水中.人物頭部向右八十度仰轉.彷彿驚詫瞬間被凝固成影像.那一霎是春雷乍響驚嚇了少女.還是誰在呼喚.令人好奇在意的是後續.瓶與人.如何了。

 

 西方雕塑傾向物象.表象之寫實或感官刺激的追求。而東方雕塑在意生命深層內在思索及模擬意會.抒情之傳現.氣氛和情境之營建。故東方雕塑往往是一種象徵符號.降低剌激成份之寫實造形或繽紛色彩.以便引領觀者跨出感官層次.進入形而上之思索與體會。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