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雅石賞析 (22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來賓黒珍珠.屬景觀類仙境景.石色如墨分色.平台以下為黝黒焦墨.上敷淡墨.色分隂陽表現自然景觀遠近關係。景石峭壁光滑陡峭.崖底環凹險象似意示凡人勿進。崖上平台起伏和緩.左方簡潔弧線勾出揖峰指天.引頸以望這靜坐入定的孤峰.有種深沉的靜止.那是潛藏千萬年冷冷遂古的流動.萬壑沉寂。峰前一蜿蜒溪澗直瀉海天懸崖.泉聲若有若無.斷斷續續聲響.令人不禁豎耳尋聲天籟來處。而孤峰掩色似潮濕半透明嵐霧糾纏.也似套入一層又一層薄薄雲影裹峰於天穹.遮一些露一些.隱隱約約.離合於天際之間。


  景石形姿亦似握拳豎起大姆指.此未鑿天趣.不強調形式的雷同.及絕對接近自然.而要求重藝術真實的「傳神」。中國藝術精神來自對自然之尊重及再現。而石面面可觀.也免除單線透視.讓觀者可以不受畫面之限制.邀翔其間。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印尼巴當石.屬抽象類景石.石整體呈橢圓形。色深綠近墨黒.凹隙處那無垠的赭色不知是土沁填色還是淌流的岩涎.古拙中有股亙古哀愁的意象。石表交錯挪移纍纍天然鑿紋.如雲影點隱點現.花瓣無聲墜落.也若魚鱗在暗亱光線反射下似燐火浮游逡巡。凸凹不平肌理也表現一種物換星移歲月陳跡.在看似雜亂無章拼湊成景象.呈現出一種複雜的情感。部份則簡化自成塊粒組合圖形表徵.景石線面的呼應.仍藴含深沈人文之寓意及暗示。左上方五角錐形圖紋及內捺一凹點若魚首.整體呈魚形符號.而此魚只存身而缺調控方向的尾部。


 景石亦似動物或種子的造形.故而產生形的曖味.它也被賦以示意象徵曖味的意義。那是對生命意義和現况拉扯及抗爭不屈的過程。轉譯時代變遷下台灣.在這一時間點上的社會環境現况.集結某些意識批判.作為主體之發聲企圖。在變遷環境中以嚴悍藝術之名.透過圖騰探索批判.對應存在眼前謊繆脫序的實際狀况。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柳州大彎石.整體形姿呈瓜形.輪廓一筆而成圓轉流暢.諧調自然。色澤以綠為底色.塗抹渲染一層金黃雲彩瀠渟.彷佛隱隱有一股詩性音樂韻律緩慢律動的感受。青黃色澤下隱約圖繪一人物上身圖像。畫面色凙厚實飽滿.明暗度穩定.人物景象層次分明.也營造出氣候及溫度的氛圍。景石瓜形中印映人物形象.簡潔集中鮮明的表現.意征魏晉以降士大夫.文人祟尚自然及隱逸山林之思潮。那是一種傾聽.傾聽內心靈魂.那跌宕起伏波濤洶湧生命過程.終歸澹泊寧靜。           


 品石立意是感情及性靈的痕跡.來自生命幽微深處所浮現成長的奇葩.未曾深度發掘及真實體驗.無法自然湧現的。所涉入乃是對自我生命經歷之建立及回溯.也是捕捉生命過程中某段時間斷裂或空缺.而生命經驗之內溯或外延.也是轉譯對應生活環境之發聲企圖。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柳州彩陶石.石呈橫屏狀.全景刻劃平原盡處古樹接天之景緻。石以綠為底.點抹黒褐黃色,前景若一片曠野.綠色紗帳從這頭撒到另一頭.青翠濃淺伴隨著凝聽風濤演奏. 那一排排青色浪潮悠揚湧過.一層一層莽莽蜉蝣起伏.正依著春風指揮棒緩緩顫動.感覺竟是如此輕薄.好似被刻意剪成如此.好相應合.那一會上一會下的似是音符飄然演奏.硬是把火辣辣陽光撫換溫柔.柔光照映草原一片翡翠.讓微風似也染著綠的顏色。


 景石中部曲折地平線把景色一分為二.下方為草原.上方凸凹堆疊肌理佇立.或圓錐或立體疊皺脈絡如強弩窙射駭然騰起。仰首凝視岩層線展脈絡疏疏密密.一線復一線.彷彿不盡千年疏木接天.這震人肺腑偉力.有股遂古的流動.大寂無語。景石完整傳達大自然生命運轉狀態.寧靜且豐富韻律在時空遊移.聲光在這穿透空間交流不息。靜靜傾聽畫中世界.緩慢幽揚樂章正從耳際響起。以景言情.物言境.期連引觀者內在共鳴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石屬坐姿人物景石.高約二十五公分.為玉髓質.石表凸凹間隱約可見原石表徵之細微毛細孔。玉質凝膩堅實.遠觀色澤類紫.近觀似透明玻璃.通體潔淨無雜色.晶瑩澄透.溫潤可人。石呈羅漢入定狀.頭肩部曲線柔和.胸腹厚重結實.予人舒朗豐滿.雍容典雅的感受.有種威而不令人畏之親切感。文人喜繪羅漢.宋代(宣和畫譜)卷二記錄梁朝畫家張僧繇曾圖繪十六羅漢像之記載。景石沈靜來自右方衣袂飄揚.風動心不動.正是入於當下無處不自得.不昧於環境變動即起心動念。也如明代丁雲鵬筆下(羅漢補衣圖)中羅漢隨緣放曠安然自在。


 羅漢又稱阿羅漢.意指聲聞乘修證的最高境界。羅漢屬於禪宗之產物.在丁明夷.邢軍所著(佛教藝術百問)二二頁:「隋唐時期,石窟中羅漢形象增加。」而羅漢乃梵文「阿羅漢」之簡稱. 阿羅漢即小乘佛教修行之最高境界.通達此境.表示已破除迷障.脫生死輪回而入涅盤。後世便將此界之出家人稱為羅漢.而漢代時期稱佛為阿羅漢。最早記載羅漢為北涼時期僧人道泰譯(入大乘論)中刊載以賓多盧尊者及羅睺尊者為首之十六羅漢.當時未書及餘十四羅漢名稱。而中國佛教所奉阿羅漢由此始。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柳州彩陶石.屬景觀類島嶼景石.島形動勢由左方小斷崖始以內凹優美動線輕輕爬上山嶺.復向右慢慢下放至右方斷崖平臺.而嶼巔右方一高大怪岩凸聳.似將塌墜崩落.該處岩壁青翠如左右.想見已經千萬年無礙.可總予人危險之感受.島形前沿內彎.全景呈天然斷崖海灣港口之景象。整體輪廓篩減去前景後只剩一條如緞帶拂動的拋物線.那是一條奔向天我的單線.它起伏在遠方.正若有若無的舞動著.那是山.減去後的純粹山形。


 島嶼底色淺綠.黃黒二色點繪石表.若以點..面交織而成色彩多變春之容顏.予人草色清新.空氣明淨之感受.注目其中.那滿溢令人驚歎生命力.撩撥觀者內在心靈激蘯.它來自真實覺知.卻又有無垠想像空間.回環瑰麗山河映象.詩情擺蕩在真實與虛幻之間.色彩造形連綴交織成一幅動人山水創作。此非現實之搬照.真中見幻方能引領觀者進入即熟悉又陌生的天地中神遊。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早年入台黃河石.屬動物類景石.石下方一處萬年前磕傷.已淘涮回復.顯現內裏玉化之質地應屬化石.惜不知為何種化石。整體造形予人豬之印象.輪廓線條隨機生成.柔軟寬鬆.予人自在慵懶之感受.石表外層紅棕色包漿及滿滿針點狀毛細孔.未包漿底層為褐黃色。形姿呈俯趴狀.面寬下凹. 鼻吻長凸.下頷平整.壯而肥長.眼部一點點睛.外一圈黃色斑點.似投擲色料撞擊畫布.爆發擴散渲染成之效果.點睛般將其精神化出。


  豕乃豬之象形文字.而豬則為後來漢字簡化形聲字.將左方表示豬之「豕」改為旁變更成「豬」。早在四千年前在中國陶寺遺址中就已發現豢養之家豬。且書法由金文至楷書中.家字寶蓋頭下方俱為豕.真可謂無豕不成家了。中國畫史向有豬不入畫之例.(幽夢影)中引龔半千:「物之不可入畫者,豬也,阿堵物也,惡少年也。」而1943年徐悲鴻為豬年繪了幅豬圖。


  景石立意乃是生命經驗影像.印象樣貌串連交疊出.一如美國藝術家.約翰張柏倫(John Chamber|ain)(1911~2011):「某日一件東西.出現你眼前.你拾起它.將它置於一處恰好適當位置.此即對的事物及對的時間.不管屬文字或金屬均是.有些人以為我用我所找到之物件來創作.此非實.那些物件都是經選擇而來的。」而雅石立意創作應如是。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印尼石膽.余立意為人物景石.景石整體形姿亦肖似野柳海岸旁之燭台石.其中心燭火屬岩層中硬度高之球形結核.在海水不斷侵蝕硬度低砂岩.致結核凸出平面.海水旋轉摩擦結核四週.進而在球形鑽磨出一圈凹穴。而海浪陸續流動侵蝕結核四週鬆散岩層.並向下鑿挖出列列槽溝.而下方亦為硬度高結核.在海水圈繞雕琢下.涮散砂岩塑成傾斜圓柱狀獨特燭台景觀.駐足燭台石.不禁對大自然造化之鬼斧神工贊嘆不已。


  人物上身前傾.頭部恭歛作拱手狀.形姿雖傾斜.但整體結構卻表現一種不對稱平衡的諧調穩定感。而石膚因水中含鐵的成分滲入沉澱氧化後.沁出斑斑鐵銹紋痕.予人時光黙黙走過後.留下見証歲月滄桑古老印痕之感受。景石人物似南泉普願正以:「平常心是道」來開示趙州從諗禪師.禪師進問:「還可趣向也無」南泉答曰:「擬向即乖」其意為.道不可執意追求.它體現在行住坐臥.日常應機待物生活中.擬起心追求.反失了自然之道。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早年柳州入台之姜母石.屬景觀類荒磯景石.荒磯乃海岸受濤浪侵蝕形成之礁岩景觀。當年此石種甫入台時.石友咸認似薑母.故以之命名為姜母石。景石色澤為黃. 整體形狀若受造山運動推擠拱升出水面之海蝕平臺.而岩層中有鬆散之葉岩及砂岩亦有硬度高之碳酸鈣岩層聚成之團塊.當海水侵蝕鑿挖淘空較軟之砂岩時.四周砂岩即被侵蝕掉.留下堅硬的結核.形成蕈狀頭。而下方砂岩等硬度低之岩層則再形成細頸部。高低長短忽起忽伏之蕈狀頭.合拍的一卷一放.似通過連繋綿延相接。而石表一層層抹橫展負.累累交錯.如轉延回降的螺殼紋.眉波泛泛綿綿湧動.漩升爭渡.無聲沸騰。全景乃天工雕鑿成自然美景.空靈剔透.引人入勝。

 

  全景若臺灣新北市野柳風景區內之姜石.蕈狀石及女王頭等地貌景觀.而野柳之地質結構多屬新生代中新世之大寮層.海蝕奇觀鬼斧神工.景致綺麗無比.乃北海岸著名之風景區。除此野柳乃深入海之岬角.每年秋季.鳥類南飛避冬.頭一個歇息地即是野柳.此地也是春季最後補給站.冬天東北季風強烈亦在此棲息避風.俟天晴後方繼續旅途.故除了留鳥外.每年10~11月及3~5.可賞各種候鳥.過境鳥及迷途鳥乃台灣賞鳥者朝聖地。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大陸戈壁玉石.屬形象類螺形石.石分雙色.殼層若螺碳酸鈣貝殼素化成的角質層。上部螺殼頂尖原胚殼舊殼層為深褐色.下部外殼則為底白色加鍍上黃斑的絢麗色彩。景石呈錐狀不規則橢圓塔形結構.而由殼層始旋轉一圈連接成之縫合線溝槽.生長膜覆裝飾於表層.隨殼體生長曲線旋轉的肩縫皺折螺紋線.沿縱軸旋轉.旋轉成圈圈殼體.而此旋向特徵呈高度螺旋之非對稱性胚殼形狀.下方開口大.多屬於高偏移率的錐型螺.多生活在水流環境優良的水域中。


  談及螺.即聯想到金寶螺Apple snail 別名福壽螺.原產自雅瑪遜河流域.外形與臺灣田螺近似.體形卻是其二十倍. 福壽螺卵孵化後幼螺以水中浮游生物為食.稍長以齧食水田秧苗幼稻或溝渠內菱角蓮之芽心.空心菜等植物為生.尤喜植物之嫩芽。乃是於1980年代由住在臺灣高雄縣美濃鎮上的婦人自國外攜回卵塊所孵化.養殖的目的乃食用.以金寶螺名義推廣.奈肉質不合時人口味.乏人問冿.業者遂棄置於排水溝及灌溉用水道.未料短短數年間竟釀成巨禍。其幼螺發育到性成熟只須三至四個月.月能產1000-1200粒卵.其驚人繁殖能力及啃食農作物之破壞力.讓農民苦不堪言.農民噴洒毒性強烈化學藥劑除害.未料其生命力強韌.未死亡者對藥濟產生抗藥性.螺未滅.卻己造成水質土壤的破壞。在農政單位束手無策當下.造成當年農作物的損失達新臺幣51億元。後被農政單位明令禁養。這也是境外生物移入造成生態浩刼的活生生案例。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臺灣新竹頭前溪黒龜甲.屬形象類人物景石.石膚裹覆層灰色包漿.而包漿石表滿布凹線劃痕.將石分割成塊狀.予人若以石塊堆疊而成之印象。而石表幾處包漿褪殼裸露處.可見黝黑如漆內層及橫斜白色石英褶皺條紋.展現龜甲石獨有特殊肌理。


  景石若演譯太極.人物立身中正.氣斂入骨.而全身意入精神.非在氣.若在氣者易滯.氣應如輪轉.而腰為軸。以達到身體和地心引力及運動力平衡和諧狀態。人物動作.右手推前左手後回.一開一合動靜相連.無絲毫躁妄.以輕柔緩慢的優美節奏運武.其勢運轉收放自如.連而不斷.氣勁乃由脊蓄勢而發.而步隨身換.進退往復轉換靈活.顯現以心行氣若水奔流山川.蓄勢於湖.水到渠成.借力而行永無停息。運勁如鋼無堅不摧.靜若山嶽.動似江河.勁蓄如張弩挽弓引勁.勁發若百鈞矢飛一擊而破。而演武起承轉合間.似已入忘我之存在.而入於無.四肢百骸逐漸溶入太極太和天地中。景石呈現出一種與西方雕塑截然不同.活潑且充滿生命能量之造形.是一種純然東方式內在靈動之造形藝術。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英德黃臘石.屬景觀類平原景石.以韓國銅盤鋪白沙布演.也擬似日式空庭.景石動勢由後方山丘向左右兩方擴散.故石置盤中央處。景石呈一望無垠廣大平原大地.由前延展深遠盡端中央.一山形突土而出.而由山頂斜掠向左數條陽紋脈絡.流泉似的奔出天地之外.移左一土山相鄰為襯.全景顯現廣褒天地中.澹然自然景觀。

 

  石表黃色不規則小圓形凸布.凹處白至淡黃.凸凹不平肌理脈脈流紋洶洶繞舞般.似在跳動著.在不動轉動遊浮穿梭靜止間. 牽帶 舒卷 湧動著。彷若一層薄膜串連著意象。而平原地沿色澤近黒.全景予人太陽甫自天空呼息中醒來.天地屏息等待.白日破開團團黒暗.躍出暗闇邊緣.溢過山頭.晶明曙色默默冉冉寸升.頃刻鵝黃金針沈線燦爛涮散天地。觀此闇明自然更迭過程.怎不禁令人浩歎天地造化之妙.已無法以文字形容。石非僅只想像.也是一種隱喻.理念.象徵及寄情下之造形.也是由內在心靈顯現於外之形式。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大漠戈壁人物組合豆石.主石人物色澤淡綠.沉肩垂肘結跏趺.形若禪者修行.


伸展予人淡描減筆之感受.顯現出一股超脫和寧靜的氛圍。石表色泌純淨及無


華的肌理質感.古意盎然.而幾處古老磕痕.呈現一種不完美的殘缺感受.也予人歷


經歲月滄桑的感懷。後方半圓石壁.層層由外向內堆疊細膩的肌理層次及不規則


雲紋圖繪串連間.單純流暢紋線.雖不平衡卻對稱.譜寫靜謐優雅的雲影浮動畫面.


展現與自然同在之時間感受.似是深入廣袤深處自然宇宙間。


  從文化觀.老莊思想與禪宗所云之真人重疊.而老莊以直入真人之境.寫意,自由


馳騁.故多徑接藝術.如文人畫寫胸中氣.以田園自況.多以老莊自然哲思為依歸。


而禪家為打破人之無始無明.我執.故內化禪思為生命質地.以大氣魄放下割捨.


入生活.簡樸渡日.此非外相簡樸.一如梁楷.八大禪畫般.內容筆劃無一不減.乃此


繁花落盡.情盡體露後生機。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臺灣苗栗後龍海域黒石膽.屬景觀類雙峰景石.景石動勢由左方地緣橢環上三分處主峰山巔.再以溜滑梯坡度滑下雙峰山谷銜接處.緩徐升至八分處副峰山.復溜下右方地緣。雙峰間由上蜿蜒而下溪流潺潺.中遇一石阻斷分流行.因雙麓高斜坡面而回流.不多久轉右懸落成瀑。副峰徐緩坡道隨溪澗而下至溪流轉彎阻隔而斷。

景石因掩映增加景深層次.而景象曲折則擴延了空間深度.緩怠了觀者欣賞審美時間.這不僅融匯入空間.也融匯入時間.更讓其留連優美線條推移中.也溶入自然情趣旋律節奏中。 山水景石之意境乃是通過具體景象而出現.而其出現就須符合自然生態之規 .也即是反應出自然之原型。簡言之.即是符合自然界山水的結構.也就是在形象上須具自然景觀之特徵。其應不僅只是外部之模仿.而是一個「寓意人化」之自然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臺灣花蓮金瓜石.屬浮雕人物景石.色澤綠中覆灑綴飾金黃紋點.而早年金瓜石命名由來.即得自未涮去表層之金黃色澤。石體呈勾月形.輪廓經沙水揉搓下.顯的圓潤.視線隨線條流轉舒暢.毫無窒礙。石中凸出陽紋側身右向虔誠禮拜人物.若古代青斗石石雕.雕刻佛教教化圖騰中傾落一角.而金黃色斑剝漆痕.似乎訴說過往風華。


  成聖成佛乃向上一路.也是提升自我之窒限.為達此目標.儒家聖賢開出:「惟精唯一,允執厥中。」而禪宗則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此中意義雖有別.然其目的及精神是相同的。以成佛自期.而自我提升.終雖未能成佛.仍屬凡夫.可經過求道悟道之努力.至少不會是歹徒惡人。而以聖賢自期.即使無法成聖成賢.亦是學人.君子.不致為惡。而向上提升之動力.佛禪為發大願.儒家則曰立大志.此志願是向上提升力量來源。


  觀今日之社會只一言不合即恨之入骨.稍承委曲即怨懟全體.對黨抗爭已無是非對錯.也不管是否會造成國家及社會動盪.至此社會風氣淪喪.街頭多看一眼.可能換來一刀.作奸犯科.視而不見.傷病視若未睹.此皆向下沈淪.缺乏向上之動力。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印尼瑪瑙.屬食品類景石.玉分雙色.上下方皮表一層為紅色色泌包漿.餘內層為白色.整體呈具厚度扁圓形.而上下圓形紅色周圍.各自以不規則有機形式凹踱漫延圈成。紅色包漿表層可見稀疏幾處剝落圓點.露出白色裏層.石表在一片鮮紅中混入逐漸消逝淺暈或白點.此種缺乏前景之表現.讓觀者無法辨識方位而專注在靜止畫面.它詮釋一種超越時間及空間的永恆.宇宙一隅面貌被悄悄銘刻於圓中。


 景石形若餇鑼燒.而餇鑼燒乃一種點心.是以小麥麵粉揉成麵團做成兩片圓盤狀.燒烤餅皮後.包夾裹上豆沙內餡即成。其外型若兩隻合在一起之餇鑼故而被命名。而餇鑼燒能家喻戶曉都得拜紅透半邊天的漫畫「小叮噹」的推波助瀾所賜.此為漫畫家(藤子不二雄)所著。漫畫中的主角(哆啦ㄟ夢)手中經常持著的點心即銅鑼燒.相信看過漫畫的人對銅鑼燒這點心諒必不陌生才是。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臺灣關西黒石.屬錦山溪梨皮石.石表經千萬年沙水挲摩下.原深淺層次分明之梨皮點.已遭磨消只剩淡淡浮水印.讓人識見弱水加上時間的力量。形若石刻佛首. 似以細而淡線條明靜有序勾勒整體輪廓.讓線條變化及力感一氣呵成.造就景石高古的精神特質。石若摩崖石刻佛造像.已遭破壞下餘之佛首.佛首已不見原來面貌的拙古臉部.加上溫雅渾厚形像.予人法度嚴謹.卻安詳之感受。

                                                                                                                                         


 石若經風雨剝蝕下面目已然凋殘模糊不清之佛教藝術瓌寶.而此中華寶藏經摧毀而流散異域博物館及個人收藏.令人睹物興歎而不勝唏噓。而佛首層層遭水剝除而至不識面目之容顏.似乎呼應了陸九淵.在其(象 山 先生全集.卷三五)中言:「人心有病,須是剝落,剝落得一番即一番清明,須是剝落的盡方是」。佛已不見原來面目.人心幾時方才剝落的盡啊!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來自大陸大漠戈壁玉髓.屬湖山景石.主峰矗立右方.山峰峰脊銳利如仞.予人無比險峻之印象.主峰左方副峰山形嶙峋.跌宕起伏環回主峰左方山腳.湖泊被圈擁在山的懷抱中。玉質細膩潤澤.通體呈透明狀.色呈紅白.描繪冰封時節.霞光旋映冰山時分瑰麗魔幻景象。東方或西方人類皆祟尚大自然景觀.著迷其中泉湧之生命輪迴脈動.藝術家或詩人對山水情有獨鍾.以摹繪及詩歌賦頌.由古至今不曾停歇。文人雅士透過手眼.捕捉對大自然瞬間的感受及印象.寄情其中直抒襟懷。

 

 凝視不同色階紅色色彩.典雅清麗.予人一種緩慢運動的感受.如毛筆水份過多而在宣紙上暈染開來.那色沁乃是經漫長歲月自然慢慢滲透進入的痕跡.它陳述歲月蒼桑之美轉化入玉髓中.呈現漫漶古樸含蓄的視覺感受.極具感染力的融入觀者感官.而究竟如何形成交互律動的關係.令人尋味.也令人不自禁神往。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早年入台之大漠戈壁玉石.屬人物景石.人物形姿若民間所信仰的土地公.頭戴方形員外巾.身著員外帔.高坐椅上.右手順放膝上.左手手掌內曲.掌中似乎握著福德正神兼具神格標誌的金元寶.人物周身可見大小不一遭歲月侵蝕蛀洞.不知已慹護這一方土地多少年景石色澤外層薄抹一層淡淡透明褐色膜衣.中上部份未塗抹處.可見色澤鮮綠底色.而綠色為大地季節更迭.春之容顏.這色澤和左傳通俗篇所云:「凡有社裏,必有土地神,土地神為守護社裏之主,謂之上公。」春天祈求豐收是相符的。


 我國以農立國.農民敬畏天地.自古即將皇天.后土並列祭祀.而對土地神明的崇拜.來自對大地的敬畏與感恩.說文解字: 「社,地主爺」顧名思義言.社即土地的主人.而社稷即是對大地之祭祀。又有后土之說;禮記:「后土,社神也」。史記封禪書:「湯以伐夏,祭告后土」,後漸由自然崇拜轉化為人格神;禮記祭:「共工氏之霸九州島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島,故祀以為社。」,此應屬社神人格化之始。而土地神之傳說紛紜一說為周朝稅務官史張福德.因勤政愛民.歿後百姓塑金身。另說其為士大夫僕.攜主人幼女尋父.途遇風雪.脫衣覆女主而凍死途中.上天封為福德正神.士大夫感念建廟奉祀。而土地公被民間視為親近百姓能賜財賜福.豐收及保護平安.知曉民間疾若的神祉。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印尼紅碧玉.屬景觀類海島景.景石配以青磁黃沙.托襯雞血紅色澤更為鮮豔.紅色在東方一向被視為吉祥歡慶的徵兆.自古以來人們對紅色即情有所鍾.如印石中雞血石即是。景石島形動勢由右向左.和緩上升至五分山巔處.再以相同歩調下放至地緣線。石右方六分處.有一中空之懸空架橋.若古代聯結棧道.往棧道下望不禁心旌搖搖而頭眩心悸.予人履歩非人間乃蓬萊仙島之感受。


 景石單純造形因懸歩道.產生單純卻不單調的表現。而島嶼輪廓予人減筆溫柔的延展及思索的感覺.在目光捕捉下.將整體空間擴展延伸至遙遠無垠。而景石色澤若入日暮時分夕陽返照餘光.穿越了雲罅.幻化成一片片豔麗朱霞.染點海天大地.將天地妝染通紅.妝點生活情趣.在純樸自然暮色中忘卻塵世紛爭.讓扣人心弦景致刻畫入永恆記憶中。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