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花蓮金瓜石一霞雲嶺上黄千葉


新竹黒石心一霧鎖崖頂


大灣石一小太行


台東西瓜石一天籟

大陸石一山遠暮鐘遲



 


五代時期荊浩.關仝.董源.()巨然.繼承了唐代山水畫的基礎.再從各自對居處山水之體會轉化為藝術的形象。董源.字叔達.為江南鐘陵人(今之江蘇南京南唐時任北苑副使.因居於溫暖潮濕的江南丘陵 .傳其 摹本的(寒林重汀圖應近於董源古樸之風格. 描繪江岸山巒綿延.山勢則平緩圓暢.草木滋長.洲渚間映的江南風光。而岸上工筆人物呈迎送狀.雖小卻精。董源創造出屬於自已語彙的造形符號.以披麻皴表示覆草.點子皴表示灌木.此兩種槪括符號都屬表現遠景的印象。而礬頭石則顯現江南土坡多為碎塊堆礨的現象。董源乃是以皴線和苔點「狀物寫形」.並且在概括而不離形似 下表現江南山水之特徵。而此形式己如沈括在「夢溪筆談」所言:「用筆草草.近視之幾不類物象.遠觀則景物燦然.幽情遠思.如睹異境。」這已明顯朝向抽象符號化發展了。另一作品「夏山圖」中觀其畫.筆多用中鋒 . 並不強調變化.技巧.但全圖呈現一份寧靜恬淡的氛圍中.夾帶柔和的詩意.此似拙實巧.含璞不露的意韻。得到後世極高的評價.一如米芾在「畫史」中言道:「董源平淡天真...近世神品...不裝巧趣.皆得天真。」巨然乃南唐至北宋時期畫家 .原在江寧開元寺(今之南京)為僧.其畫師承董源.後來跟隨李後主入汴京.在開寶寺住了十多年.親睹北方自然景觀.及受北方山水畫家之影響.開創了融合南北的新樣貌。董源畫作多為橫軸呈現平遠延伸的構圖方式山勢則低而平緩。而巨然現存之作品多為立軸.呈現北方畫派山體高聳直立.深遠及高遠兼具.和北方畫派特色之大山大水雄偉的氣勢。其傳世摹本可區分為二種風格.一為「層岩叢樹圖」寫實意味濃郁.而山形圖案化減弱.雖以董源披麻皴線為主.但己明顯淡化.礬頭則多聚於山頂.點苔點出樹葉.筆法不侷限於中鋒.兼用側鋒.皴染並用.雖仍有董源之平淡幽遠.卻帶有平原景觀的煙林曠寂的意境。其二之「蕭翼賺蘭亭圖」則是將披麻皴拉長.以符合大山之形狀.點苔則用破筆焦墨.並用礬頭讓山形的結構更為精實.不論是樹木.奔泉.道路皆寫實.用墨濃淡合度.至此董源之簡潤感覺已消失.呈現出一種高曠酣暢的意境。關仝.長安人.五代後梁到北宋初時期的畫家.其山水畫早期師法荊浩.後來自成一家。人稱其山水畫為(關家山水.)將其與荊浩稱為荊關.其山水畫畫畫法近於荊浩.構圖以深遠見長.表現山之巍峨雄奇.用筆老練深富變化.郭若虛在「圖畫見聞誌」論其畫:「石體堅凝.雜木豐茂.台閣古雅.人物幽閒者.關氏之風也。」傳為其畫作之「關山行旅圖」圖之上層巨峰高峙.氣勢雄奇.峽谷間之溪流則漸遠漸深.符合遠取其勢而近取其質之原則.與荊浩比擬.其筆簡而景疏.卻更顯氣壯意長.其所繪山石外形奇特.整圖用筆簡而老辣.皴擦墨染並用.氣韻深長.林木則有枝無葉.表現蕭瑟寒林之意味.呈現雖亂卻工整.雖簡卻有稚趣的感受。



 

荊浩.字浩然.為沁陽人.(今之河南濟源)後梁畫家.唐末動蘯時期隱居太行山的洪谷.自力耕種.故自號洪谷子.因長期居住於山林中.繪松達數萬本.對於自然景觀有深刻的觀察體認.其總結唐人用墨之經驗.而自成一家.開創以描寫大山大水為特徵之北方山水畫畫派.傳為其作之「匡盧圖」畫面呈北方地貌.構圖則取遠景.圖中上下部份留空.而主峰雄峙.下瞰窮谷.前後山之景深比例諧調.乃宋人所言之「三遠」兼偹。畫則先將結構及輪廓線繪出.加上短條皴表現出質感.遠則取其勢.近則取其質.結構嚴謹.質感堅硬。此對其「筆勢論」所言:「筆絕而不斷謂之筯.纏縛隨骨謂之皮.筆削跡堅正而露節謂之骨.起伏圓渾而肥謂之肉。」並釋:「筯死者無肉.跡斷者無筯.茍媚者無骨。」其認為需將此四種筆跡作有機的統合於畫中。荊浩綜合個人創作心得.撰成「筆法記」另名「畫山水錄」一書.為中國笫一本討論山水畫論之著作。雖有殘損後經宋人增補.全書主旨在探討如何解决山水畫中之「真」和「似」的問題。作者藉着在神鉦山為古松圖真.並借從石鼓岩叟授受筆法.以問答方式就圖真來發表已見。當裝飾性之山水畫日漸衰退而水墨山水日趨成熟時.荊浩總結了隋朝姚最所提出之「心師造化」及中唐張璪之「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所揭倡畫家在作畫時應忠實反應客觀物象並發揮畫家之主觀動能。而張璪並未就應如何「師造化」如何「得心源」加以說明.而荊浩用謝赫六法中之形. 論與「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合一並統合其創作經驗.匯成其山水畫之「圖真論」。其主張「真」和「形似」雖有聯繫卻有不同.師造化即要「圖真」而「真」並非「似」即是說「圖真」不能只表面似之而已. 應「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華.取其華。物之實.取其實。不可執法為實。」否之「苟似可也.圖真不可及也。」即是說要忠實於客觀之物象.擷取其固有特徵.不得擅改客觀事物.按其原來面目來表現。對「實」與「華」之論述.乃繪畫和物象之關聯.即要經由形似「圖真」.又不得只「表面形似」卻「不真」。又言:「凡氣傳華.遺于象.象之死也。」由此可見其所言之真.雖不完全等同樸素.却已有了樸素之內涵。畫論中所說「形似」淺顯易懂.而「神似」則區分為二.一者客觀的存於自然物象間之精神..主觀移入感情而物我合一之精神。對照北宋晁以道說:「畫寫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蘇軾則說:「繪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此對好友之言論乃互補的.就蘇軾之繪畫思想其重視之「似」為「神似」而非「形似」。形似乃追求物象之表層形式及紋飾.如繪寫人物時.不去表現人物之個人性格.卻只繪寫其外表及服飾.畫家為了得「神似」.就得掌握物象的「本質」。就其「論人物傳神」中論道:「傳神與相一道.欲得其人之天.法當於眾中陰察之。今乃使人具衣冠坐.注視一物.彼斂容自持.豈復見其天乎?」如上可見其對神似之重視了。此即由不改物形.且畫中態亦達致物外形及畫外意.更是從客觀之景或境而入主觀之情境了。若只知客觀之境.那便是如蘇軾所言目光如童了。荊浩亦認為山水畫中的景需表現出「山水之象」其言道:「山水之象.氣勢相生」又言「其上峰巒雖異.其下岡嶺相連。掩映林泉.依稀遠近。夫畫山水無此象亦非」即是指應將山水的空間作有機之聯繫.並統合來作整體之描繪。其並言道:「似者.得其形.遺其象。真者.氣質皆盛。」其以為「真」和「形似」之不同在於未抓住山水之特質.景物內在聯繫.及氣勢之相生.此乃為不具生命的失敗形象。故荊浩將失敗之山水畫歸納為二:「有形病者.花木不時.屋小人大.或樹高於山.橋不登彼岸.可渡之類是也。如此之病.尚可改圖。無形病者.氣韻俱泯.物象全乖.筆墨雖行.類同死物.以斯格拙.不可刪修。」就其觀點有形病.連外部之形似都未達.乃明顯是失敗的。而無形病.則未能體現物象之內在聯繫.故徒有形式.毫無生機.氣韻了。此二病其以為乃是未經「渡物象而取其真」的過程。此即指需透過由客觀物象之表象及內的清楚認識後.在不背離物象之具體特徵下.真實將大自然內在的生命力表現出來。                                                                                                                                                                             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璞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